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政治法律 > 党建 党建

扫码关注

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江泽民视察强调特区地位作用不变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来源: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 责任编辑:manman 2025-04-23 人已围观

1993年10月,中央批准广东省委常委厉有为兼任深圳市委书记。
 
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全国迅速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时“特区还特不特”“特区还有没有需要再办下去”的疑问声不绝于耳。
 
1994年6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省长朱森林等陪同下视察深圳,并代表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系经济特区前途命运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经济特区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贡献,科学总结了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明确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遵照邓小平同志倡导,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经过15年来的探索与奋斗,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确实发挥了“窗口”作用、“试验场”作用、“排头兵”作用。实践证明,我们兴办经济特区这一战略举措是完全正确的。
 
江泽民指出:“我认为有必要代表中央、国务院郑重地加以重申: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要多久,经济特区就要搞多久。”①他同时指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特区要通过增创和充分发挥特区的新优势来发展特区的新特色,强调特区还要“特”。
 
在谈到如何增创新优势时,江泽民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经济特区要为加快建立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的经验;二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兰是要继续发展外引内联,为带动和促进全国其他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作出新的贡献;四是经济特区尤其是深圳、珠海特区要继续为国家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作出更多的贡献;五是大力加强经济特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特区工作的领导。
 
江泽民的讲话,不仅表明了中央、国务院继续办好经济特区的决心,而且消除了人们对经济特区种种疑虑与担忧,明确了经济特区发展的目标,为深圳“二次创业”的提出指明了方向。

1994年6月23日,市领导集中学习讨论江泽民重要指示,决心不负中央重托,努力增创新优势。7月4日,市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江泽民重要讲话,并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7月29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厉有为作了题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工作报告,要求全市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特区的立足点由过去较多的依靠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转移到主要依靠背练内功、增创新优势、提高整体素质上来。
 
1995年4月25日至28日,中共深圳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举行。厉有为代表市委作了题为《为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提出了为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而奋斗的宏伟目标。
 
1995年12月5日至7日,江泽民再次视察深圳。他希望深圳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继续发扬大胆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发扬已有的成绩,在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发展高新技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下狠功夫,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增创各个方面的新优势,更好地发挥深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6日,江泽民专门为深圳经济特区创办15周年题词:“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步入了“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历史新时期。
①《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4年6月20日),《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374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