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政治法律 > 党建 党建
改革探索全面铺开:从价格改革打开突破口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来源: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 责任编辑:manman 2025-04-23 人已围观
深圳建市之初,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于1979年在国内率先放开生产资料价格,除对基本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钢材、水泥、木材等生产资料实行部分指令性计划管理外,其余的生产资料价格全面放开。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几种物资,其比重也逐年降低。深圳放开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坚持兰个原则:一是生产资料价格水平略高于内地;二是将计划内和计划外的生产资料都按市场价格结算投人市场;三是对重点生产建设所需生产资料实行价格控制,允许生产资料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上浮幅度在20%以内的由经营公司掌握,20%-30%之间的由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掌握;超过30%的报物价部门。
1980年至1983年,深圳按照“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分步理顺价格”的改革思路,开始物价改革。通过下放价格管理权、扩大差价、调高收购价格、试行价格浮动、放开部分商品价格和收费等措施,在国内率先打破僵化的计划价格管理体制,探索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发挥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缓解了特区建立初期市场供应极度紧张的状况。特区创办初期,由市政府物价部门管理的农副产品有110多种,到1983改革后只剩下粮、泊、肉等种商品,特区物价已基本放开,基本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1984年,深圳市政府颁发《深圳经济特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按照“政府负担一点,企业消化一点,个人承受一点”的思路,使工资与物价直接挂钩。
1984年,深圳市政府颁发《深圳经济特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按照“政府负担一点,企业消化一点,个人承受一点”的思路,使工资与物价直接挂钩。
1984年至1987年,深圳按照“放调结合,以放为主,进一步理顺价格”的改革思路,通过放开大部分商品价格和小部分收费,继续理顺部分扭曲的价格,逐步放开各类商品和计划外物资价格,允许企业自行定价,逐步取消政府对物价的所有补贴。政府对放开的价格实行动态的管理。1984年10月,深圳已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约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80%左右。11月1日起,深圳在国内率先取消粮食、食用油、猪肉、蔬菜、煤气的购物票证,改为议价购销,①敞开供应,使长期积存下来的物价问题得到初步理顺。
深圳率先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消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行议购议销,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在特区内取消粮本和票证。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食凭证供应制度后并未发生风波,粮价放开后,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显著增长。这是粮食经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此举也开启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先声,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粮票的城市,而全国性取消粮票则是十年后。
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达91.5%,成功地闯过了价格改革关,比1988年全国范围的物价改革明显提前,打破了僵化的计划价格管理体制,发挥了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国家物价局局长刘卓甫在考察深圳市物价改革工作后评价说:“深圳物价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己具成效的实践,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赞赏。”②
1988年,深圳按照“管调放结合,强化管理,继续理顺价格”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率先在国内改钢材、水泥、石油价格的“双轨制”为“单轨制”,推行住房改革以及电价、公交票价等公用公益事业价格改革,积极探索对市场价格的监管模式。同年11月7日,深圳出台市场价格调控政策,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从11月15日起,对已经放开的大米、鲜猪肉、蔬菜、进口钢材、水泥、彩电等18种重要商品实行差率控制,稳定市场价格。这是深圳在价格管理实践中的又一项创举( 1993年,国家计委在深圳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深圳这一价格改革经验)。
1989年12月15日,深圳成立“工商物价管理咨询委员会”,在国内率先建立价格咨询听证制度,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制定或调整进行咨询论证。这一制度的实施,实现了政府价格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了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国内昕证制度特别是价格听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了有益探索。
1990年5月1日,深圳率先对自来水价格实行阶梯水价,超计划用水加价的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了节约用水。
1991年12月2日,深圳取消64种商品的价格控制目标责任制,除粮食、部分医药品、重要生产资料等继续执行规定的作价差率外,其他商品价格全部放开。年底,实行政府管制的商品价格为17种,收费21项。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市场调节价的比重已达97.4%1992年1月1日,深圳市修订《深圳特区商品价格管理目录》,列入政府管制的商品价格减少到种。③至此,以商品价格调放为重点,理顺商品关系为目标的商品价格改革基本完成。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通过改革,深圳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价格体制,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对全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深圳,在评价深圳的物价改革时指出:“物价是‘禁区’,物价是‘难区’,物价是‘险区’,苏联没有解决,东欧没有解决,你们闯过来了,很好嘛。”④
①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中共深圳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改革办等编著《深圳28年改革纵览》,海天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49页。
②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中共深圳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改革办等编著《深圳28年改革纵览》,海天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49页。
②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中共深圳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改革办等编著《深圳28年改革纵览》,海天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49页。
③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中共深圳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改革办等编著《深圳28年改革纵览》,海天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50页。
④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中共深圳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改革办等编著《深圳28年改革纵览》,海天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51页。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