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政治法律 > 党建 党建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筹办特区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来源: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 责任编辑:manman 2025-04-21 人已围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篇章。
19791月8日至25日,广东省委召开四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习仲勋在会上传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会议中心议题是研究如何实现工作重点转移问题。1月25日,习仲勋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广东省毗邻港澳,对于搞四个现代化来说,这是很有利的条件。可以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搞补偿贸易,搞加工装配,搞合作经营。中央领导对此已有明确指示,广东要坚决搞,大胆搞,放手搞,以此来加快全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①
会后,广东省委经过调查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决心效仿香港、新加坡和台湾等地兴办出口加工区、自由港的经验,在深圳、珠海和汕头划地吸引外商投资设厂。至于名称,先后提了贸易合作区、对外加工贸易区、工业加工区等,没有最后确定。习仲勋决定在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向中央当面汇报这一设想。同一时期,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廖承志也多次向中央建议,支持在深圳设立华侨投资区。
1979年4月5日至4月28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主要研究国民经济调整问题。这次会议与中央决定创办经济特区直接相关。4月8日,习仲勋作长篇发言,着重谈经济管理体制问题,希望中央给广东放权。习仲勋的发言得到中央领导支持。4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召集中央工作会议各组召集人汇报会议上,邓小平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利用华侨资金、技术搞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会议期间,习仲勋向中央建议,希望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珠海以及侨乡汕头分别划出一块地方,单独进行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按照国际市场需要组织生产。邓小平非常赞同这一大胆设想,他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②邓小平向中央建议批准广东省委这一请求。中央迅速决定,派谷牧率工作组于“五一”后到广东研究贯彻落实。4月21日,习仲勋获悉后,立即指示广东省委、省革委会,做好迎接准备。
习仲勋回到广州后,于5月3日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传达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及邓小平意见。会议决定成立起草小组,负责起草《关于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出口特区的初步设想》。5月10日,习仲勋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对材料进行讨论修改。
受中央委托,5月11日至6月6日,谷牧带领国家进出口委、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外贸部、财政部十多位负责人,到广东指导帮助省委起草文件。5月14日,谷牧第一次视察深圳市。他指出:“从香港引进技术,搞来料加工,利用我们廉价的劳动力,很有前途。光靠旅游、来料加工赚外汇不行,要到港澳市场、国际市场上去闯。一定要把深圳、珠海这两个开放点搞好。”③
习仲勋向中央工作组汇报了广东情况,带领广东省起草小组与谷牧率领的中央工作组经过半个多月反复研究,几次召开会议交换起草文件的意见。5月25日,正式拟定《关于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5月26日,习仲勋在省委四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这个问题对我们广东来说,是关系重大的事。我的心情是一喜一惧。喜的是我们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能充分利用我省有利条件,在实现‘四化’中先走一步,为全国摸索一点经验,这个任务很光荣;惧的是,我们的担子很重,任务很艰巨,又没有经验,困难不少,怎样搞好,能否搞好,我是有些担心的。但是,中央这样关心和支持我们,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千方百计把事情办好,就一定能够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④6月6日,广东省委向中央上报《关于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报告分五个部分,其中第四项为试办出口特区。报告指出:在深圳、珠海和汕头三市试办出口特区。特区内允许华侨、港澳商人直接投资办厂,也允许某些外国厂商投资设厂,或同他们兴办合营企业和旅游等事业。特区的管理原则是,既要维护我国的主权,执行中国法律、法令,遵守我国的外汇管理和海关制度;又要在经济上实行开放政策。外商技资办厂受我国法律的保障;特区需用的进口物资和出口商品,实行优惠税制;外商所得的合法利润,在缴纳各项税款之后,可按有关规定汇出;简化人员出人的手续;特区设中国银行的机构,可同中国银行港澳分行直接来往,开立账户,办理结账手续;特区的工资,可高于全国和广东省的平均水平;我方在外资企业和合营企业的人员,其所得外币工资上缴,按特区的工资标准,付给人民币。具体管理办法,要根据上述原则,尽早制定细则。并建立海关、商检、检疫、边检、银行、邮电等机构,办理有关业务。特区的建设,要搞好总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码头、通讯、仓储等。所需投资,采取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吸收外商资金等办法解决。在发展步骤上,要先搞加工装配、轻型加工工业和旅游事业等,逐步积累资金,再兴办加工程度高的项目。兰个特区建设也要有步骤地进行,先重点抓好深圳市的建设。⑤
此时,正值广东省和深圳市反偷渡外流高潮阶段。6月8日,市委向省委进一步报告,要从根本上解决偷渡潮问题,就要发挥深圳市特点优势,采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单独管理,搞好试办特区,为国家争取更多外汇,加速边防地区的经济建设,缩短与香港生活水平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安定人心,巩固边防,早日实现深圳市“三个建成”。报告说,必须大力开展技术装配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允许华侨、港商直接投资设厂,也要允许某些外国厂商投资设厂或同他们兴办合营企业,建住宅和旅游等事业。截至1979年5月25
日,仅仅在外贸基地办公室登记的,港商、外商前来洽谈生意的有124户,其中有25个财团或跨国公司,涉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西德、日本、荷兰等国,还有香港英资财团最大的两家(汇丰银行财团、怡和财团)到深圳接洽贸易往来。市委认为,目前经济体制、规章制度、审批权限、手续、出入口子、国家立法等方面很不适应新形势发展,束缚手脚,禁锢思想,严重妨碍事业发展。为此,市委提出,请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加强对试办特区工作的领导,邀请国内专家参加规划工作;请中央尽快颁布法令或章程,比如投资法、土地租用法、贸易法、仲裁法等;开放文锦渡口岸;下放经济项目审批权、产品经销权和外籍人士入境批准权等;尽快解决外币流通问题;提高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农副产品出口外汇分成比例;加快引进农业机械化设备,解决地多人少矛盾;深圳市人员赴港考察审批权限下放到市委等。市委的这些建议,为中央和省委进一步研究特区具体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中发[1979]50号文)正式下发。文件指出:“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住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主要内容之一,即为试办出口特区。文件指出:“关于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的问题。”这一历史性文件,吹响了创建深圳经济特区的进军号。
1979年8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迸出口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一个机构,两个名称,谷牧兼任两个委员会主任。这个机构在深圳特区创建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20日,谷牧陪同丹麦女王乘专机由广西桂林抵达广东。当天,习仲勋向谷牧汇报了贯彻执行中央50号文件情况,并研究广东是小搞、中搞、还是大摘等问题。9月21日,习仲勋在地委书记会议上作总结发言,专门讲了贯彻中央50号文件问题。他强调,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是中央从搞好“四化”建设出发,对体制改革所作出的一个具体的重要决策,广东要从全国大局出发,把这件事搞好,要大搞、快搞,不能小脚女人走路。同日,深圳市委书记张勋甫向谷牧汇报了试办特区工作。9月22日,谷牧与习仲勋、杨尚昆等广东省领导人谈话时指出,广东省办特区,要打破条条框框束缚。中央50号文件下达后,省委为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设立了省经济工作办公会议制度。9月25日,省经济工作办公会议昕取张勋甫汇报工作,决定原则同意深圳市政治、经济工作,由省直接抓,经济计划单列,由省直接下达,待提请省委常委会决定后执行。并适当下放经济审批权限,深圳市的来料加工项目,不需要引进设备的(或者引进设备在100万美元以内、三年内能够用工缴费偿还的),由市革委会负责审批。
习仲勋和广东省委十分重视深圳特区工作。1979年11月26日,广东省委、省革委会下发《关于改变深圳市和珠海市体制的通知》,决定将原来的深圳市由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的体制,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直属省领导。深圳市的工业、农业、交通、基建、财贸、文教、卫生、劳动、物资等计划,从1980年1月1日起,同惠阳地区分开,由省直接下达。深圳市的行政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197910月、11月间,习仲勋还多次主持省委常委办公会议,研究特区一系列大框框问题,比如特区规划、特区条例、货币问题、恢复宝安县建制问题、制订深圳市和蛇口工业区的内部协议、国内各地各部门到深圳设机构办企业等问题。
①习仲勋:《在省委四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总结发言》,1979年1月25日。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③深圳市史志办公室编:《深圳市大事记》(197于一2000),海天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④广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经济特区的由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⑤广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经济特区的由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很赞哦! ( )
上一篇: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平息偷渡潮
下一篇:旧体制悄然破冰:特区基本政策出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