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河的两岸——逃港风潮的启示

作者:林良展 来源:《深圳历史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走进课堂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3-29 人已围观

设计和执教:金谷榕
 
一、广东逃港事件简介
 
(用资料照片简介“逃港”。)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有些偷渡者下水后,还一边游一边背诵毛主席语录给自己打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二、为何逃港
 
20年里100万内地人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逃往香港。
 
1949年10月19日,深圳获得解放。但由于中英交恶,双方从1951年便封锁了边界。随后的20年里,深圳共出现了4次大规模偷渡。
 
第一次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
 
第二次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
 
第三次1972年,外逃2万人。
 
第四次是1979年,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万人。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
 
1957年,农村集体化进一步升级。宝安县委通过《关于限制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几项规定》,限制社员自留地和副业收入,副业收入不能超过全家全年总收入的30%;社外农民不准开荒,不准弃农经商,“以彻底堵塞资本主义漏洞”;“男全劳动力”一年要完成260个工作日;农民家中如果有金银首饰,都要报告政府,然后收为国有。
 
▲过去的深圳蛇口工业区
 ▲如今的深圳蛇口工业区

逃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贫穷和饥荒。内地和香港悬殊的经济差距,让更多的内地居民拼命加入逃港的大潮。
 
三、启示
 
“逃港”问题的实质不在于群众觉悟的高低,也不在于资产阶级的诱惑,而在于“左”倾错误路线所导致的国民经济凋敝,以及由这种凋敝所带来的艰难的民生。
 
边民往哪儿逃,取决于哪儿有吸引力。制止偷渡,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真正提高人民生活。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随后建立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
 
几十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不计其数。
 
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