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第三产业 > 其他服务业 其他服务业
消费电子:技术与市场交锋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科技创新四十年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5-06-20 人已围观
20世纪80年代,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以生产消费电子产品为主,录音机、录放机、电话机、电视机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89年,深圳的彩色电视机、录放机、收音机、电话机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7万台、8924万台、3823万台和8924万台。1990年,深圳成为全国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但进入90年代,全国家电行业竞争白热化,产量小、质量差、市场意识弱的家电企业被逐步淘汰。到1992年,深圳电视机生产企业从80年代的20多家减少到5家。该年,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维采取多元化产品策略,除遥控器和彩电外,还开发生产VCD、DVD、家庭影院和卫星接收机等。1993年,创维集团与中国(深圳)彩电总公司、中国电子器件工业总公司合资成立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在整机生产企业减少的同时,两家大型显示器生产企业在深圳诞生。1989年,赛格集团与日立公司合资兴办赛格日立公司,投资1.6亿美元生产彩色显像管,成为当时国内彩电行业屈指可数的大项目。同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赛格集团和香港康贸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中康玻璃有限公司,主要为赛格日立彩色显像管生产配套玻壳。深圳彩色电视机产业构建起更完整的配套体系。
1996年之后,随着我国CRT(阴极射线管)技术日渐成熟,彩电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彩电价格战打响,倒逼彩电行业进行技术创新。1998年,创维在国内率先推出多媒体系列电视,彩电产销量跃居同行业第四位。次年,创维获得世界最大投资集团之一的ING集团等三家国际资本高达3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并在美国硅谷设立实验室,利用硅谷的高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提升技术水平。1999年,康佳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美国制式(ATSC)的高清数字电视,建立了中国第一条高清晰数字电视生产线,研发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当时,国内一些生产彩电的企业因一直采用OEM方式代工,缺乏核心技术,随着加工费持续下降,经营环境不断恶化,而不得不退出彩电市场。与此同时,深圳的VCD、DVD、CD等消费电子产品开始登上舞台。1997年,先科集团率先推出激光视盘及唱盘,成为全国的畅销产品。先科集团在宝安建设的VCD、DVD产业基地,也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VCD、DVD加工制造集群。
20世纪90年代中期,手机通信日益成为主流,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等国外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1997年,深圳飞利浦桑达消费通信(深圳)有限公司引进飞利浦手机生产线,成为深圳最早的手机生产企业。深圳中科健旗下科健电子公司引进韩国三星技术,推出科健手机。中兴通讯、康佳、天时达、宇龙等公司相继推出各自品牌手机。此外,大量小品牌甚至没有品牌的手机争相涌现,深圳手机行业形成群雄逐鹿局面,为手机配套的精密元器件提供了广大的潜在市场,华强北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手机和电子元器件集聚地和交易市场。科技园附近也诞生了一大批手机生产企业,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则集聚着大批手机方案设计公司和配件公司。手机行业的迅猛发展,推动深圳在芯片、微电子器件、液晶显示器、印刷电路板、敏感器件等硬件以及各种方案设计和软件研发领域不断创新。
在整机生产企业减少的同时,两家大型显示器生产企业在深圳诞生。1989年,赛格集团与日立公司合资兴办赛格日立公司,投资1.6亿美元生产彩色显像管,成为当时国内彩电行业屈指可数的大项目。同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赛格集团和香港康贸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中康玻璃有限公司,主要为赛格日立彩色显像管生产配套玻壳。深圳彩色电视机产业构建起更完整的配套体系。
1996年之后,随着我国CRT(阴极射线管)技术日渐成熟,彩电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彩电价格战打响,倒逼彩电行业进行技术创新。1998年,创维在国内率先推出多媒体系列电视,彩电产销量跃居同行业第四位。次年,创维获得世界最大投资集团之一的ING集团等三家国际资本高达3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并在美国硅谷设立实验室,利用硅谷的高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提升技术水平。1999年,康佳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美国制式(ATSC)的高清数字电视,建立了中国第一条高清晰数字电视生产线,研发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当时,国内一些生产彩电的企业因一直采用OEM方式代工,缺乏核心技术,随着加工费持续下降,经营环境不断恶化,而不得不退出彩电市场。与此同时,深圳的VCD、DVD、CD等消费电子产品开始登上舞台。1997年,先科集团率先推出激光视盘及唱盘,成为全国的畅销产品。先科集团在宝安建设的VCD、DVD产业基地,也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VCD、DVD加工制造集群。
20世纪90年代中期,手机通信日益成为主流,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等国外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1997年,深圳飞利浦桑达消费通信(深圳)有限公司引进飞利浦手机生产线,成为深圳最早的手机生产企业。深圳中科健旗下科健电子公司引进韩国三星技术,推出科健手机。中兴通讯、康佳、天时达、宇龙等公司相继推出各自品牌手机。此外,大量小品牌甚至没有品牌的手机争相涌现,深圳手机行业形成群雄逐鹿局面,为手机配套的精密元器件提供了广大的潜在市场,华强北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手机和电子元器件集聚地和交易市场。科技园附近也诞生了一大批手机生产企业,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则集聚着大批手机方案设计公司和配件公司。手机行业的迅猛发展,推动深圳在芯片、微电子器件、液晶显示器、印刷电路板、敏感器件等硬件以及各种方案设计和软件研发领域不断创新。
很赞哦! ( )
下一篇:通信设备:深圳企业的崛起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