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
-
全民阅读服务品牌创新:书香工业园
文化服务龙岗读书会从龙岗产业大区和人口构成的现状出发,启动“书香工业园”项目,其以“融入深圳,提升自我”为主题,以读书为纽带,在全区工业园区和企业策划组织系列读书交流活动,向广大来深建设者传播阅读理念,着力推动这一群体的市民化转型。“书香工业园”项目一经推出,即得到来深建设者非常积极的响应和参与。活动开展以来,在8 个街道的多个工业园区和企业举办
2023-03-14
阅读更多 -
中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研究———以深圳中学图书馆为例
文化服务深圳中学创办于1947 年,是深圳市最早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中学的学校,以建设学术性高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育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人:他们能自主发现和实现个人的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尊重自然,关爱他人,服务社会,造福世界,并且乐在其中。图书馆作为学校第二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修炼之地,学生积极向学与进取之心铸就学校的书香
2023-03-14
阅读更多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视野中的 “图书馆阅读功能区”的构建
文化服务2013 年11 月,深圳市福田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出打造“十大文化功能区”的目标,“图书馆阅读功能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民阅读的推广与“书香中国”的建设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与示范作用。本文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视野介绍“图书馆阅读功能区”,以期提供参考。
2023-03-13
阅读更多 -
创新少年儿童阅读 推进全民阅读发展
文化服务少年儿童阅读在全民阅读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少年儿童阅读往往作为全民阅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同时,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活动是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提升城市文
2023-03-13
阅读更多 -
凸显互联网特色 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发展——第十六届深圳读书月总结报告
文化服务本届读书月以“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注重品质、贴近百姓、突出创新,示范引领”的总体思路,围绕年度主题“互联网+ 读书”,共策划了943 项活动,比去年增加225 项,增长31%,其中重点主题活动53 项,一般主题活动890 项。参与承办、协办单位314 家,比去年增加了75 家,增长24%,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与单位最多的一届。据统
2023-03-13
阅读更多 -
深圳市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调研报告
文化服务“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以下简称“自助图书馆”)是由文化部立项、深圳市自主研发的文化创新项目,是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利、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便利化的重要举措。自助图书馆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手段上均属国内首创,已研制出的自助图书馆服务机和集成化软件系统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世
2023-03-13
阅读更多 -
深圳市基层图书馆调研报告
文化服务自2003年建设“图书馆之城”以来,至2014年10月底,全市先后建成基层图书馆623家,是2002 年(170 个)的3.7倍,基本实现1.3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含自助图书馆),社区覆盖率超过了95%。星罗棋布的基层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之城”的重要网点。市、区图书馆成功探索了多种基层图书馆发展的新途径,区直属分馆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百家劳务工图书馆的建设,把服务送
2023-03-03
阅读更多 -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报告
文化服务深圳在诸多领域有着“先行先试”的革新举措,在众多行业中树立了标杆,形成了引领效应。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也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深圳模式”,这是全市公共图书馆共同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凝练表述,是对深圳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回溯与总结,更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和途径。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
2023-03-03
阅读更多 -
公共图书馆电子资源馆藏发展及其政策初探——深圳图书馆新馆个案研究
文化服务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图书馆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知识信息载体呈现出多元化,电子资源如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光盘数据库已大量出现。图书馆以物理形态馆藏为主的传统概念已受到冲击,这迫使图书馆对采购模式或馆藏建设标准作出不可避免的调整或补充。作为深圳市重点文化设施工程之一的深圳图书馆新馆工程建设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并已制
2023-03-02
阅读更多 -
深圳数字阅读发展研究报告
文化服务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阅读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2010—2015年,数字阅读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顶层设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技术应用加速产业创新,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移动互联网正重估网络文学内容价值,跨界合作延伸产业边界,产品及服务形态更加丰富,游戏和影视、动漫等文创产业受益。数字阅读推动信息经济发
2023-03-02
阅读更多 -
浅谈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
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创新,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和发展进入新的历程。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更加明确地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坚持政府主导,按
2023-03-02
阅读更多 -
中国汉字
文化作品中国汉字
倪永东词、孙广志曲2023-03-02
阅读更多 -
2015年深圳阅读指数述要
文化服务2015年是连续第二次开展深圳阅读指数的测量工作,课题组在沿用2014年基本概念界定、阅读指数模型、调查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开展2015年深圳居民阅读情况的调查,并在调查问卷部分增加了可与全国阅读调查数据横向比较的指标,以显示深圳在新增指标上的情况以及在全国的位置。
2023-03-02
阅读更多 -
解码方正汉字,采撷修身智慧
文化作品欣闻建彪著书解读汉字智慧,内心有所触动,故发感想一二。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经洗礼,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实为难得。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基与精髓,汉字不仅是信息的载体和表达的工具,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思想的沉淀,以方正之姿点缀着璀璨的中华文明之河。
建彪的《汉字与修身智慧》不是一本艰深难懂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本关于汉字2023-03-01
阅读更多 -
大千世界一奇书
文化作品今天能够来参加商务印书馆和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两界书》系列著作深圳发布会,并能和这么多知名学者坐在一起,听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和解释,感到十分高兴。
士尔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学人,我原来知道他是国内研究犹太文化的著名专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和高校管理者。后来我听说士尔先生写这本书时,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写到五六点钟,在寂2023-03-01
阅读更多 -
他们都是在后面拍手的人
文化作品徐扬生校长是个睿智而有真性情的人。他首先是个科学家,然后又是个教育家、书法家、实干家。看了这本书,发现校长还是位散文家。一个人,他为什么能够做成这样?在这之前,我真觉得徐校长是个谜。但是看了《摆渡人》这本书,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他的人生经历,绝对是非常丰富的。谈谈对徐校长的散文的几个感觉。
一是亲切,没有玄学腔。所有的散文,不管长短,给人的2023-03-01
阅读更多 -
深圳学派的宗旨
文化作品构建“深圳学派”,表明深圳不甘于成为一般性城市,也不甘于仅在世俗文化层面上做大影响,而是要面向未来中华文明复兴的伟大理想,提升对中国文化转型的理论阐释能力。“深圳学派”从名称上看,是地域性的,体现城市个性和地缘特征;从内涵上看,是问题性的,反映深圳在前沿探索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从来源上看,“深圳学派”没有明确的师承关系,易形成兼容并蓄、开放择优
2023-03-01
阅读更多 -
深圳的追求
文化作品在中国打破思想的禁锢和改革开放 30 多年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国际上的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进行。文化是立国之根本,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梦想正在逐步实现。可以预期的是,中国的学术文化走向进一步繁荣的过程中,具有中国
2023-03-01
阅读更多 -
学派的星空
文化作品在世界学术思想史上,曾经出现过浩如繁星的学派,它们的光芒都不同程度地照亮人类思想的天空,像米利都学派、弗莱堡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其人格精神、道德风范一直为后世所景仰,其学识与思想一直成为引以为据的经典。就中国学术史而言,不断崛起的学派连绵而成群山之势,并标志着不同时代的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自晚明至晚清,是中国学术尤为昌盛的时代,而正是
2023-03-01
阅读更多 -
让内心强大
文化作品“青春读书课”系列丛书,是海天出版社推出的较为难得的成长教育系列读本,由深圳市育才中学语文教师严凌君先生主编、导读,前后增删多次,历时10 年完成。诚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此书将人类历史、科学观念、人文思辨与文学审美融为一体,内容丰富而整全,用文学和文化经典养
2023-03-01
阅读更多 -
在发现传统中推动民族文化的创造
文化作品在绵延千古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在农学、医学、天文、历法、地学、数学、运筹学、工艺学、水利学、灾害学等领域,留下了灿若星辰的科学技术成果,它们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中的文、史、哲、经等人文学科共同构筑了璀璨的华夏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重视中华传统
2023-03-01
阅读更多 -
九十年后看《中国问题》
文化作品2012 年是罗素的《中国问题》发表90 周年。
伯特兰·罗素是20 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英国哲学家和伟大的思想家。《中国问题》是罗素唯一一本关于中国的论著。他以一种深刻的历史感与全球意识看待中国的文化,反映了一个西方学者的中国文化观。虽然已过去整整90 年,但今天重温书中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思想观点,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罗素在《中国问2023-03-01
阅读更多 -
阅读与人生 —— 与唐浩明对话
文化服务20 世纪90 年代,大家都来到深圳淘金,搞经济建设。我当时在湖南,我在出版界做个什么事情呢?我在清点曾国藩全集。故纸堆,真正的故纸堆,从湖南省图书馆的仓库里把那些发霉了、已经被虫蛀、一百多年前的老版,我一件一件地把它翻出来,我在整理。就在这种过程中,我走进了曾国藩的事迹。
过去在我读书的时候,曾国藩在历史教科书上是一个很坏的人,他十恶不赦,又是刽2023-02-28
阅读更多 -
“双创”何以深圳强 —— 与陶一桃对话
文化服务三年多来,“双创”之路越走越宽,其经济意义十分显著,“双创”正在并将不断显现出其深远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意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手段,是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有助于解决关乎社会稳定的就业问题,同时体现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有上升空间。双创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圳“双创”为什么强?是源于政府
2023-02-28
阅读更多 -
阅读让城市更美好 —— 与李潘、尹昌龙对话
文化服务深圳改革开放40 年创造了三大奇迹——经济奇迹、城市建设奇迹、文化奇迹。深圳由文化沙漠成为后来的文化绿洲,这个转身印证了深圳的文化奇迹。现在的深圳阅读是一张品牌,而阅读最重要的品牌活动就是深圳的读书月。王京生和尹昌龙两位嘉宾是深圳读书月的创始人、倡导者、推动者和最重要的执行者。所以,今天我们的话题要从深圳读书月展开。请问深圳读
2023-02-28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