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当前我国文化馆公共服务的理念与实践———以深圳群众艺术馆为例(二)

作者:刘兴范 来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2-09 人已围观

◎刘兴范:深圳市文化馆馆长

二、塑造文化馆
 
所谓塑造文化馆,就是要根据新理念、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文化馆新的面貌、新的内涵、新的气质,从而与传统的文化馆服务方式区别开来。塑造文化馆的动力来自于文化馆创新发展、转变服务方式的客观要求。在服务理念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今天,不对文化馆的服务进行改造和重塑,文化馆就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
 
塑造新的文化馆、群艺馆的理论支点可能各自不同,实现的路径也可能有很多种。这里我结合深圳群艺馆的实践,以免费开放作为切入点,谈谈塑造文化馆、群艺馆的一种可能性。在我看来,免费开放将是文化馆、群艺馆的业务核心,也必将对文化馆、群艺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带来深刻的革命。
 
1.树立科学的开放观念。科学的合乎逻辑的免费开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以人为本。免费开放的核心就是人,一切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为中心,以推动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实现人的文化权益为归属。离开了群众和他们正当的文化要求,免费开放就既无目标也无群众基础。(2)绩效导向。只有始终坚持以绩效为导向,在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提供、管理机制上不断创新,增强活力,才能实现免费开放应有的凝聚效应和综合文化素质提升效应。(3)包容性开放。要照顾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爱好的人的需求,在复杂多样的需求中寻求特色和微妙的平衡。(4)可持续开放。一是政策层面的持续性,一是管理运营层面的持续性,一是群众需求的持续性。
 
2.不断丰富文化服务内容。内容建设是文化馆、群艺馆服务的基石。没有一定数量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的积累,免费开放就变成了空洞无物的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也就成了无所依附的服务了。在深圳群艺馆,我们每天对外免费开放12小时,每周对公众提供不少于84小时的服务。馆内常设服务项目8项,包括艺术展览、艺术讲座、艺术培训、电影专场、周末剧场演出、阅览、社团活动空间、读报栏和活动信息窗。其中,市群艺馆从2006年开始创办公益艺术培训,所有项目免费。目前平均每年开设140个班次,招收学员近4000人,培训对象覆盖老、中、青、幼各个年龄群体,培训内容包括舞蹈、合唱、管弦乐、绘画书法、摄影等。市群艺馆的艺术展览永不落幕,一年365天天天有展览,既有专业人士的展出,也有学员作品,每年接待观众1万人次。2010年,市群艺馆在馆内一楼大堂和展厅共举办“新疆农民画优秀作品展”“香港画家林青画展”“深圳市少儿艺术团成立15周年专题摄影展”等艺术展览37期。周末剧场是市群艺馆的一大特色品牌,创办于2007年,每周周末演出一场高雅艺术,旨在提升市民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水平,培养剧场礼仪,至今已演出288场,参与演出的文艺团体包括深圳本土的艺术团,来自我国珠三角、港澳地区,以及马来西亚、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的艺术社团60多个,观众累计达到15万人次,成为市民接触高雅艺术、走进艺术殿堂的一个重要舞台。
 
3.逐步完善服务方式。服务方式没有统一的章法和套路可言,主要取决于群众的需要。能有效满足群众需要的方式就是好方式。深圳群艺馆通过多年的摸索,有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和经验。它们是:
 
(1)“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免费开放的精髓在开门办馆。开门办馆有两个向度:一个是请进来,一个是走出去。所谓“请进来”,就是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吸引群众,让他们爱上文化馆,把进文化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请进来”还指从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挑选一批与深圳城市文化气质合拍的文艺团队、文艺名家大家前来馆内演出,举办活动。我们充分发挥深圳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深港澳文化交流合作,每年都会策划邀请港澳文艺团体参加市群艺馆举办的活动。深圳合唱节每届都会邀请国内一流的合唱团队做交流演出,“外来青工摄影大赛”还会邀请来自全国的获奖作者举办研讨活动。所谓“走出去”,既是指文化馆的业务人员走向基层,开展挂点辅导,也指文化馆组织项目深入基层,开展送文化进社区、进工厂、进校园等。开展“馆内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文化馆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有利于扩大文化馆的服务范围。“走出去”还包括对外艺术交流活动。市群艺馆历来重视对外艺术交流,多次承担省市出国演出的任务。2010-2012年三年中,市群艺馆先后出访4个国家和地区,顺利完成了任务,开阔了团员眼界,增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2)大型活动与常规项目相结合。从群众参与频率和参与规模来看,文化馆的活动可以分为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大型活动的定位是高端、广覆盖、高支出的,常规性活动则是大众的、团队性和低支出的。前者的影响大,要求高,耗时耗力,后者影响有限,要求不高,易于操作。对文化馆、群艺馆来说,两类活动都不能少,但必须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目前深圳群众艺术馆每年举办的大型活动约5场,如今年我们举办的大型活动就有第二届深圳合唱节、鹏城金秋艺术节、特区成立纪念日晚会、国庆晚会、市少儿艺术花会等,常规服务项目130场,主要有周末剧场、公益培训、公益讲座、公益展览。大型活动与常规项目之比为1∶26。我们的思路是:适度控制大型活动,大力发展常规项目,做好常规项目,为大型活动培育和输送优质资源。
 
(3)交流展示与培训教学相结合。由于文化馆、群艺馆同时具有交流功能和提升功能,因而在具体工作中,就要做到把交流展示与培训教学结合起来,让教学培训为交流展示提供基础,又通过交流展示促进教学,形成以群众为核心的教学培训、交流展示双向推动模式。例如,我们在筹划深圳合唱节时,既有合唱团队的竞赛环节,也有市外队伍交流演出的环节,更有大师指导班这样的培训课程,通过培训班提高合唱指挥的水平,通过合唱指挥带动提升合唱队伍的演唱水平,合唱节成为集歌曲创作、竞赛、交流、辅导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合唱艺术节,突破了传统艺术节重比赛、轻交流培训的局限。为深化外来青工摄影大赛的内涵,我们除了向全国征稿、专家评选外,还组织专家深入工厂企业开办摄影艺术讲座,向广大青工传授摄影知识,鼓励他们用最简单的器材从事摄影创作,为摄影大赛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4)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开展阵地服务是大家所熟悉的业务,免费开放也主要是针对阵地服务而言。在创新阵地服务上,很多城市的文化馆、群艺馆都做了很好的探索,出现了“朝阳区模式”“沙坪坝模式”“宁波模式”,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在开展阵地服务外,深圳市群艺馆还积极开展流动服务。近年来市群艺馆开展的流动服务主要有:“深圳市新春关爱系列演出”,分赴龙岗大运场馆、布吉罗岗工业区、富士康股份有限公司等基层巡演;开展“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深圳市流动大舞台慰问来深建设者演出;面向打工者密集的各大工业区举办流动展览、流动讲座以及流动讲座进校园活动,这些活动少的有10场左右,多的达30多场次。
 
数字化服务是市群艺馆在传统阵地服务之外努力开辟的一个新的文化服务空间,致力于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和推动文化贴身服务。2001年,深圳市群艺馆即正式开通了网站,设有“群文动态”“群文艺术”“文学与戏剧”“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公益性讲座”“周末剧场”等众多栏目,内容丰富,音频视频容量及信息量不断增大。深圳群文网还与全市六区联网,网站的点击率居全国各文化馆网站前列,为更多的人接受群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便利。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方案,力争早日以发达的网络平台,为市民提供更便捷、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
 
4.稳步提高精品生产能力。群艺馆、文化馆服务对象是基层群众,其工作重心是服务而不是精品创作。但是,这并不是说群文战线就不可能产生精品。根据我们的实践,觉得在群众系统从事精品创作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2007—2010年间,市群艺馆专业人员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作品多达215件,其中唐跃生作词、袁文莉作曲的歌曲《永远的小平》获2007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唐跃生作词、姚峰作曲的混声合唱《迎风飘扬的旗》在由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中获十佳歌曲奖,刘强创作的小品《成长》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刘兴范、刘勇参与编导的大型客家舞剧《大围屋》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及广东省第十届艺术节音乐舞蹈类一等奖,常虹创作的少儿舞蹈《鱼灯乖乖》和张刚、张平创作的歌曲《春天的精灵》同时荣获广东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金奖,群艺馆组织创排的话剧《通往天堂的电话》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优秀演出奖、广东省第六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金奖。群艺馆的精品生产主要采取以下做法:一是接受宣传文化部门的创作委托,如《大围屋》《迎风飘扬的旗》。二是根据国家和省市重大文化竞赛项目(五个一工程奖、荷花奖、群星奖)进行的创作规划。三是从基层或馆内常规培训中发掘优秀作品进行打磨提高,如,曾获广东省第五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金奖第一名的中老年舞蹈《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从基层发掘提高的作品。四是加大精品进基层的演出力度,形成群众文艺精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作演出模式。
 
5.积极培育文化社团。市群艺馆积极抓好馆办社团工作,已建成深圳市少儿艺术团、深圳市京剧联谊会、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深圳市合唱学会、深圳市民乐团、深圳市青少年管乐团、深圳市群声合唱团、深圳市群众艺术馆电声乐团、深圳市群众艺术馆中老年舞蹈团、深圳市“金穗玲苗”古筝艺术团等10个馆办社团。这些馆办社团在开展会员活动之外,还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仅2010年,10个馆办社团承办全市重大艺术活动、下基层演出58场,展览74期,讲座15期,已成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文来源于《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之《深圳市公共文化研究论文选集》。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